一、教学目标
使通辽市就业体检代检监管员全面了解通辽市代人体检现象的现状与危害。
帮助监管员熟悉通辽市招录单位和体检机构应对代检行为的有效措施。
培养监管员运用所学知识,制定更完善监管策略的能力,切实遏制代检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详细阐述通辽市代检现象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用人单位和体检机构应对措施的原理与成效。
难点:引导监管员从案例中总结经验,灵活运用到实际监管工作中,解决复杂多变的代检问题。
三、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与实效性。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10 分钟)
通过展示近年来通辽市因代检引发的就业纠纷新闻报道、数据统计等资料,引出课程主题 —— 通辽市遏止求职者体检代检行为。
提问监管员对代检现象的初步认识,激发学员兴趣,引导学员思考代检行为对就业公平、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影响。
通辽市代检现象现状与危害讲解(20 分钟)
介绍近年来通辽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检中代检现象的发生频率、涉及的主要行业和岗位等实际情况。例如,在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招聘体检中,代检现象时有出现。
深入分析代检行为的危害:对用人单位而言,可能招聘到身体状况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用工风险,甚至在一些特殊岗位引发安全事故;对其他诚信求职者来说,代检行为剥夺了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秩序;从社会层面看,代检侵蚀了社会诚信体系,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用人单位应对措施讲解(30 分钟)
以通辽市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说明其在招聘流程中应对代检的措施。在体检公告发布环节,通过企业官网、社交媒体、招聘平台等多种渠道,以醒目的方式明确禁止代检行为,并详细说明违规后果,如取消录用资格且未来 3 年内不得参加本企业任何招聘活动。
在体检现场,安排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这些工作人员提前熟悉每位入围求职者的照片、基本信息等,在体检过程中仔细核对体检者身份,通过观察外貌特征、询问个人信息等方式,成功阻止多起代检行为。组织学员讨论该企业措施的优点与可借鉴之处。
体检机构应对措施讲解(30 分钟)
介绍通辽市某知名体检医院的应对手段。该医院引入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如高精度人脸识别系统和指纹识别系统,与公安部门和人社部门的身份信息库实时对接,确保身份核实的准确性。在体检者入场时,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进行快速、精准的身份比对。
医院还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反代检培训,邀请公安刑侦专家、身份识别技术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如何通过行为举止、微表情等细节识别代检人员,以及面对代检行为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分享该医院成功识别代检案例,组织学员分析案例中体检机构的应对策略。
小组讨论与总结(25 分钟)
将监管员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用人单位和体检机构的应对措施应用到日常监管工作中,以及针对当前代检手段不断翻新的情况,提出创新性的监管建议。
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对各小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监管工作中协同合作、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课程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包括通辽市代检现象的现状、危害以及用人单位和体检机构的应对措施。
鼓励监管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加强与用人单位、体检机构的沟通协作,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坚决遏制代检行为,维护通辽市公平公正的就业体检环境。
五、课后作业
要求监管员撰写一篇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通辽市就业体检代检监管工作的心得体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收集整理通辽市近期发生的代检案例,分析案例中代检行为的特点、监管工作的难点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形成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