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以及人才选拔愈发严谨的当下,体检在个人健康管理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检进程中,代人体检这一不良现象悄然滋生。此行为严重践踏了体检的公平公正原则,给用人单位的人员质量把控带来隐患,甚至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为扭转这一局面,中山市的招录单位与体检机构积极行动,多管齐下坚决打击代人体检行为。
中山市的招录单位深知预防是关键,故而在源头把控上不遗余力。提前发布的体检公告成为第一道防线。公告中,招录单位以醒目方式明确禁止代检行为,并着重警示一旦查实代检,涉事人员将即刻被取消录用资格。以中山市某市直机关在公务员招录体检公告为例,公告正文以大号加粗字体凸显 “严禁代人体检” 字样,随后详细阐述代检行为违反的相关规定与纪律。在公告末尾,还专门设置监督举报板块,公布举报邮箱与电话,并承诺对举报信息严格保密,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这一举措既彰显了招录单位打击代检的坚定决心,又构建起公众监督网络,极大增强了威慑力。
体检当日,招录单位的工作人员肩负起严格身份核验的重任。他们不仅仔细比对体检者身份证照片与本人容貌,查验身份证真伪,还通过询问报考信息细节等方式进一步确认身份。比如,中山市某事业单位在体检现场设置专门的身份核验点,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值守。工作人员除常规信息核对外,还会针对报考岗位特点提问,像报考财务岗位的人员,会询问财务法规相关知识;报考文字综合岗位的,会要求简述对近期时事热点的看法。通过此类方式,全方位甄别体检者身份真实性,从源头防止代检人员混入。
体检医院作为体检执行的核心场所,在打击代检行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山市各体检医院建立起一套严密的防控体系。在体检中心入口,设置多重身份核验关卡。首先,安保人员借助身份证识别设备扫描体检者身份证,同时利用高清摄像头抓拍实时照片,与身份证照片进行初步比对。只有通过初步核验的人员,方能进入候检区。在候检区,医护人员再次进行细致身份核查,除核对身份证信息外,还要求体检者出示报名时的确认短信、报名序号等凭证,确保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进入体检环节,医院各科室之间紧密协作,多次确认体检者身份。在血液采集科室,护士不仅认真核对体检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还要求体检者在采血单上签字并按压指纹。若发现体检者信息与登记不符,护士会立即暂停操作,向上级汇报并通知安保人员介入。部分医院引入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体检前采集体检者面部信息录入系统,在进行各项体检项目时,通过人脸识别设备实时比对,确保体检全程身份一致。例如,中山市某大型三甲医院,在体检设备旁均安装人脸识别终端,只有识别通过后,设备才会启动,极大提升了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与效率。
为进一步提升打击效果,中山市的用人单位与体检医院积极构建联动机制。用人单位提前将体检人员详细信息,包括照片、身份证号、报考岗位等提供给体检医院,方便医院在体检过程中精准比对。医院一旦发现代检行为,会第一时间通知用人单位,并配合开展后续调查处理。双方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信息、交流经验,不断优化打击代检的措施与流程。这种协同合作模式,极大提升了打击代检行为的效率与精准度,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经过中山市用人单位与体检医院的共同努力,打击代人体检行为取得显著成效。体检的公平性与严肃性得到有效维护,为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健康、合格人才提供坚实保障。然而,打击代人体检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持续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宣传教育,让公众深刻认识代检行为的严重危害,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不良现象再次发生,营造公平公正的体检环境与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