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蚌埠代检防控工作内容与成果
作为蚌埠市体检项目协调员,本月主要聚焦于蚌埠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代人体检现象的防控工作。
在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中,我深入了解到蚌埠市各招录单位在应对代人体检问题上积极主动。例如,蚌埠市某大型国有企业,在招聘体检前一个月,通过企业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下招聘会场等多渠道发布体检公告。公告以醒目的加粗字体着重强调严禁代人体检行为,明确指出一旦发现,涉事人员将被立即取消录用资格,同时不良记录会被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对其未来在行业内的求职产生严重阻碍。在体检现场,该企业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部门员工负责身份核验。他们不仅仔细比对应聘者身份证照片与本人的面部轮廓、五官特征,还依据应聘者简历随机询问个人信息,如大学专业课程细节、实习经历中的关键项目等,多维度核实身份。本月我协助该企业完成了一场大规模的体检身份核验工作,在核验过程中,成功识别出 2 名代检人员,及时维护了招聘体检的公正性。
对于体检医院方面,我重点跟进了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防控措施。医院在体检区域入口处安装了先进的智能身份验证设备。应聘者将身份证放置在感应区域后,设备能迅速读取身份证信息,并与系统内预先录入的照片进行高精度比对,不仅识别面部整体特征,还能分析面部细微纹理、瞳孔间距等生物特征,大大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在体检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抽血环节为例,护士在操作前会再次认真核对体检者的身份证、体检表信息,并通过扫描体检表上的专属二维码,将采集的血液样本与体检者个人信息精准绑定,杜绝样本混淆或代检可能。我参与了医院组织的医护人员代检识别培训工作,协助整理了过往代检案例资料,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提升了医护人员对代检行为的识别能力和警惕性。本月,医院在体检过程中成功拦截 3 起代检行为,防控成效显著。
二、反思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与部分用人单位沟通时,发现公告宣传的覆盖范围仍有提升空间。一些通过非官方主流渠道获取招聘信息的应聘者,未能及时了解到严禁代检的公告内容。这提示我在后续工作中,应协助用人单位拓宽宣传渠道,例如与当地社区合作,在社区公告栏张贴体检公告,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在体检医院方面,虽然先进设备在身份识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小型体检机构因资金限制,无法配备类似设备,主要依靠人工肉眼识别,准确性较低。我在协调资源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小型机构的特殊需求,未及时推动针对小型机构的帮扶措施。后续需要加强对小型体检机构的关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如建议政府或行业协会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帮助其提升设备水平。
三、后续计划
接下来,我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在用人单位方面,协助制定更完善的宣传方案,除了现有的宣传渠道,计划与当地人才市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开展关于诚信体检的专题讲座,深入宣传代检的危害及后果,提高应聘者的诚信意识。同时,建议用人单位建立定期复查机制,对于新入职员工在试用期内进行二次体检复查,确保入职人员健康状况真实可靠。
对于体检医院,我将积极推动行业内的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大型医院与小型机构开展结对帮扶,分享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协助小型体检机构制定设备采购与更新计划,争取在半年内帮助至少 3 家小型机构提升身份验证设备水平。此外,继续参与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增加最新的代检手段案例分析,持续提升医护人员的识别能力。通过这些后续计划的实施,力求进一步完善蚌埠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代人体检防控体系,维护体检工作的公平公正。